内容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
《紫颜色》是艾丽斯·沃克的代表作,她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非裔女作家。这部作品同时荣获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,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斯皮尔伯格执导,获得了11项奥斯卡提名。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,本书在阔别15年后重新出版,展现了底层女性的觉醒之路和深刻的女性群像。

在书中,沃克写道:“我们是万物之一,我们就在这里。”这句话深刻反映了底层女性在压迫中勇敢生存的精神。

编辑推荐 · · · · · ·

  • 艾丽斯·沃克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非裔女作家。
  • 她的作品同时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,入选2019年BBC评选的“100部最具影响力的小说”名单。
  • 本书由鲁迅文学翻译奖得主陶洁翻译,经典译本再次与读者见面。

书中的名句:

  • “世事在变,我说,天下不再是男孩和男人的了。”
  • “你眼睛里没有了男人,你才能看到一切。”
  • “我穷,我是个黑人,我也许长得难看,还不会做饭……不过我就在这里。”

同名电影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题材为主的电影,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11项提名,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。斯皮尔伯格表示,导演《紫颜色》让他第一次体味到现实生活的滋味,也促使他创作了另一部经典《辛德勒名单》。

媒体推荐 · · · · · ·

  • “艾丽斯·沃克是一位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。”——哈罗德·布鲁姆
  • “沃克的笔触哀伤,却没有一丝伤感,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女人最终掌握自己生活的历程……”——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评委会
  • “在小说领域,艾丽斯没有竞争对手。”——彼得·普雷斯科特(普利策奖评委之一)

获奖记录 · · · · · ·

  • 1983年获普利策小说奖
  • 1983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

内容简介:

这是一部以书信体形式表达女性觉醒、追求独立自由及女性情谊的小说。故事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女孩西丽的悲惨却坚韧的生活。她少女时被迫嫁给一位有四个孩子的鳏夫,丈夫对她施以虐待,直到她遇到了丈夫的情人——歌唱家莎格。在莎格的启发下,西丽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,勇敢反抗男权的暴力,为自己争取权利。

当西丽发现丈夫多年隐瞒妹妹耐莉的来信后,愤怒的她决定出走,跟随莎格前往孟菲斯,开始独立的生活。故事结尾,西丽与诚恳悔过的丈夫达成和解,成为朋友,并与从非洲传教归来的妹妹及失散多年的孩子团聚。。

作者简介 

著者:艾丽斯·沃克(Alice Walker,1944—)

美国非裔女作家、社会活动家,普利策奖得主。1983年,她的长篇小说《紫颜色》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,赢得普利策奖、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,她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。由该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,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题材的电影,共获11项奥斯卡奖提名。沃克长期关注与女性、种族相关的社会议题,并笔耕不辍,对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译者:陶洁

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,留校任教至2006年退休。曾任美国文学学会副会长。多年来教授英语和美国文学,翻译过《雷格泰姆音乐》《紫颜色》《国王的人马》等长、短篇美国小说,因翻译福克纳的《圣殿》获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。曾出版专著《福克纳研究》和《灯下西窗: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》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