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本书介绍了20世纪初在维也纳这座城市中涌现的一批思想家和艺术家,包括弗洛伊德、维特根斯坦、马勒、勋伯格、波普尔、哈耶克、克里姆特、卢斯等人,以及希特勒。这些人物共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革,他们厌弃传统、崇尚科学与进步,并推动社会的统一化进程。
然而,许多人未能预见接下来灾难性的事件,尤其是1930年代的政治动荡与纳粹主义的兴起。即使面对危险,当时不少人仍乐观地看待局势,例如弗洛伊德在得知自己的书被焚烧后,以一种近乎自嘲的态度说:“在中世纪,他们会烧死我,如今他们烧的是我的书。”
离开奥地利后,这些知识分子常怀念故乡,但屈辱的离别经历让他们不愿再回归。书中引用了一句对话:“你会不会考虑回维也纳?”回答是:“不,决不会!”
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·埃德蒙兹(David Edmonds),他是一位哲学博士,也是牛津大学实践伦理学中心的高级研究员。他致力于哲学的公众传播,并联合创办了著名的哲学播客Philosophy Bites。他还著有《维特根斯坦的火钳》《卢梭与休谟》《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?》等书。
原文试读:
许多轶事都体现了二人关系的亲密。他们再次相见,是在爱因斯坦成名两年后的1921年。当时,爱因斯坦进行了一次摇滚明星式的巡回秀,在欧洲各地包括布拉格,向满座的观众演讲。为保护爱因斯坦免遭不必要的关注,弗兰克提议这位来访者住在他的公寓里,睡在沙发上。弗兰克后来回忆起他们一 起吃饭的情景。他的妻子不是一位有经验的厨师,她在用本生灯加热小牛肝。爱因斯坦突然跳了起来。“你在做什么?用水煮肝?”弗兰克夫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。“水的沸点太低了,”这位物理学家告诫道,“你必须用沸点较高的物质,比如黄油或脂肪。”弗兰克后来写道:“爱因斯坦的建议挽救了这顿午餐。”2弗兰克还讲了在布拉格的一次聚会上,当人们都在等着听这位伟人分享他的思想时,他却拿出了小提琴:“如果我不发表演讲,而是为你们演奏一首曲子,也许会更愉快,更容易理解。””他为众人奉上的是莫扎特的奏鸣曲
评论(0)